虽然CanadianSolar大多数生产设施都位于中国,但CanadianSolar在加拿大利用地方激励政策销售太阳能项目,公司在加拿大的销售量约是亚洲销量的两倍。
中国明年有能力装机10GW至20W我们的观点:(1)谅解备忘录和意向书等不足以完全看做未来的项目。在我们看来,如果适当的政策到位,在一年内中国有能力安装10GW或甚至20GW

POPUP 是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资助的一个新项目,旨 在开发适用于有机光伏器件的更高效材料和新型结构。KIT 在这个项目中的任务包括制定深入了解和学习新的架构为半透明和不透明的太阳能电池和模块与业界伙伴密切合作。日前,来自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学院(KIT)光技术研究所(LTI)的一个以 Alexander Colsmann 博士为首的跨学科团队正在致力于改进基础认识,为半透明和不透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开发新型体系结构。未来太阳能电池将会变得质感轻盈而且机械灵活,它们将在印刷工艺的帮助下得以低成本生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研发团队计划以低成本生产且适用于工业印刷涂层的方式研究开发出更高效稳定的材料,同时,他们还需研发刚硬柔韧的新结构材料,生产半透明/不透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POPUP 项目旨在利用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生产供电。这个项目为期三年,参与者众多,包括十所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各个领域的企业,其研发总预算为 1600 万欧元,其中BMBF资助了 820 万欧元,其余部分由参与该项目的公司承担双方达成了一个合理、妥协、折中的价格,这代表绝大多数光伏出口企业的利益。
至此,该事件已经处理完毕,一场规模空前的贸易战得以消弭于无形。姚坚介绍说,另外还有十几家配合调查的合作企业没有参与上述价格承诺,后者从本月6日起对欧出口要承担约47%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叠加关税率。姚坚指出,此举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促使中国光伏企业摈弃传统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低价销售的老路。此案可以追溯到一年前。
在去年9月11月之间,欧盟业界对于中国的光伏产品出口先后提出了反倾销、反补贴的诉讼调查,今年7月份,双方达成了价格承诺。普遍认为,中国光伏业之所以在美欧市场接连遭遇狙击,与其自身产能过剩、粗放式发展及恶性竞争不无相关,美欧双反的阵痛后,中国相关产业也在积极反思中改进。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10日在北京回顾业已谈判解决的中欧光伏摩擦案时表示,中国光伏企业不能再走传统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低价销售的老路。他还指出,上述价格承诺大大提升了中国光伏企业通过盈利,不断提升制造的能力和水平。姚坚透露,迄今为止,共有121家对欧盟出口光伏产品的中国企业参与了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组织的对欧光伏价格承诺谈判,双方通过历时42天的价格谈判达成了价格承诺,同意以不低于某一个价格出口到欧盟市场,涉及金额占中国对欧盟调查期内出口规模的79%。同时,不合作企业要承担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约为67%。
姚坚介绍称,这期间既有双方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包括中国领导人直接做工作,也有业界极大的努力。12月5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对于光伏案件的结果。对于欧盟市场来说,它通过中国适中的价格出口,能够保持环境产品的进口,有助于实现其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可见今年光伏行业的发展主题是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
不能再享饕餮盛宴有政策背景的大规模补贴、贷款和债市融资对光伏这样的新能源行业来说就是一剂毒药。随即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板生产企业无锡尚德也轰然倒地,成为中国内地首个在国外债务违约的公司。

因此,光伏行业想得到金太阳时期的大规模贷款、政府补贴或是想在债市得到政府的鼎力支持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撇开晶科债不算,已经十个月没有光伏企业在市场上发债的消息了。
政府会在欧盟双反光伏企业的时刻采取调查进口欧盟葡萄酒的反制措施,也正在商讨分布式发电补贴政策,但是去年国务院的一次会议已经给今年光伏行业的发展和政策定好了主题。光伏企业这一曾深受投资者追捧的宠儿,如今却被银行视为瘟神。近期的贷款成功案例仅有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与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签订的1.65亿美元的贷款合同。这就是企业在发展中忽视市场机制作用的后果,政府在这一问题上也难辞其咎。甚至有国外企业认为政府是在给中国同行发钱。但这个意在简化发债申请审核过程的通知,并不能解光伏企业危局。
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硅片生产商江西赛维LDK紧随尚德,步入债务违约的旋涡。与此同时,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太阳能行业进行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无异于将中国光伏行业推向绝境。
由于国内评级机构被边缘化,且投资者普遍认为光伏企业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光伏企业的债券利率往往会超过同等评级的企业债券利率达200多个基点。等待政策春风现在中国的光伏企业在等待什么?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开拓国内市场?对习惯不找市场找市长的光伏企业来说,他们等待是刮起政策的春风,拯救他们于水火。
中国光伏行业的国内市场迟迟没有打开,企业命运与欧美进口国家的经济状况紧紧绑在一起。会议将产能严重过剩列为光伏行业的首要问题,并且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作为会议提出的五项政策中的第一条。
与若干年前的光景相比,光伏行业已经陷入了融资困境。不过这次光伏企业苦苦等待的光伏新政恐怕不尽如人意,而且金太阳工程也已经进入了补贴清算阶段。虽然受惠于国家的金太阳工程,以及地方政府与国有银行的大力支持,中国的光伏企业也难以置身事外。被误读的局势如果光伏企业还在期望政府金太阳时期的政府支持,那就是误读了当前的局势。
超日太阳能公司的信用债违约事件等于是切断了光伏企业从债市融资之路。作为一个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国内行业,光伏企业不仅有内忧,还有外患。
欧美双反、产能过剩、企业亏损成为光伏产业在金融市场重获投资信心的障碍所在。会议要求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善加利用市场倒逼机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同时要求限制政府干预,禁止地方保护。
据国外清洁能源咨询公司Mercom Capital Group的研究显示,从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中国国有银行与中国太阳能龙头企业达成了410亿美元的贷款协议。在光伏行业还是市场热点、地方政府的宠儿的时候,银行争先恐后地为这些企业发放贷款。
目前,光伏市场阴云密布。该公司成功发债的原因除了地方政府的全额担保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该企业的资产质量较好。光伏行业龙头还能够顺利地从国内外的股市和债市融资。光伏企业首先等来的是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改进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的通知》。
在欧洲削减光伏补贴的同时,中国的光伏企业却在享用巨额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的盛宴。等到有限的国外市场被侵蚀,利润骤减,才发现钱该花到培养国内市场和技术研发的刀刃上。
光伏仍然是新兴行业,市场在传统能源的夹缝中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却是日新月异。今年唯一成功的光伏债是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的票面年利率高达8.99%的六年期债券。
当前光伏行业普遍资金链紧张。光伏行业在蹒跚学步之时就遭受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打击,欧美国家对太阳能产品的需求急剧下滑。 |